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统战 >> 固原市

固原市

固原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固原实践

时间:2024年08月06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固原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固原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固原篇章作出统战新贡献。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扛牢铸牢责任

高位部署推进。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专题辅导、“双随机”交流研讨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市委两次召开全委会专门部署,把主线要求贯穿全市各领域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广泛凝聚共识。深入实施“四项工程”,开展正确“五观”学习教育,市级领导赴联系乡镇和企业宣讲辅导,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强化工作合力。坚持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抓统筹,明确各部门抓铸牢工作的职责,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一个功能性党支部领导、一个综治中心统筹、三张清单落实的“1+1+3”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全面贯彻主线要求,扎实抓好铸牢工作

项目围绕主线布局。围绕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高标准实施六盘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项目,扎实推进黄河“几字弯”生态建设固原片区攻坚战。在项目谋划和实施中,着眼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促进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增进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推动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民生围绕主线改善。将地方财力8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公开承诺办好群众反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10件民生实事,打造“良医在固原”“优学在固原”“康养在固原”等品牌。聚焦红色固原“鱼水情”、绿色发展“家国情”、丝路古镇“中华情”、闽宁协作“山海情”,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全面实现乡村“五个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铸牢”品牌。改革围绕主线深化。出台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始终把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科学布局肉牛、冷凉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探索跨村联营、托管、入股等途径,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作风围绕主线改进。对标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真的担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形成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良好局面。

三、不断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彰显铸牢成效

在增进感恩认同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固原边塞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精神财富,通过发展成就聚共情、文物活化讲故事、史料印证作注脚,让黄河水甜、共产党亲、习近平总书记好成为各族群众最深切的共鸣。固原市弘文中学连续29年组织师生徒步108里赴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活动,被《人民日报》称为“行走的思政课”。在积极促进“三交”上见成效。全面落实国家“三项计划”,发挥古雁街道雁岭社区示范作用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成功举办全国和美乡村西北赛区篮球争霸赛(村BA),组织西吉县火石寨乡沙岗村各族群众共建“连心桥”,优化固原博物馆展陈讲述固原历史上民族团结故事,让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成为各族群众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在大力倡导现代文明上出实招。全面推广普通话,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科普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创排移风易俗舞台剧、微电影等文艺作品,引导各族群众更好融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