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统战 >> 银川市

银川市

西夏区聚力实施“三项计划” 打造多民族“三交”品牌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西夏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依托“结亲互助平台”、“教育发展联盟”、“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大品牌优势,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推动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越走越近、越融越亲。

全方位多领域发力,构建各民族互嵌共融新格局

着力在空间上互嵌共融。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调整完善小区、庄点、学校等结构分布,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创造条件。持续放大“结亲互助”品牌效应,辖区1个企业、6个街道、66户模范家庭与84名高校学生结对认亲,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架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连心桥。着力在经济上互嵌共融。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24年西夏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5%,群众钱袋子变得更鼓。实施“红石榴就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98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63人,各族群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辖区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着力在文化上互嵌共融。举办“贺兰山下石榴红”文艺作品展览等系列活动500余场次,吸引3万余名各族群众参加,西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累计接待各族群众8万余人次。编创“铸牢”手绘长图44期,在中国民族报连载推广。打造“铸牢”主题教育展厅、长廊、街区等教育阵地6个、学习角1000个,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抬头可以看、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受。

举办“结亲互助一家亲  情满中秋话团圆”活动

举办“百家暖宴迎中秋 共叙民族团结情”活动

强特色拓路径创新,搭建青少年交往交流新平台

组建教育发展联盟。联合辖区16所大中专院校搭建“教育发展联盟”,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协议,实施“校校牵手石榴红”教育实践活动15场次,全力推进“石榴籽”校园建设、师资培养、课程提升、宣传宣讲、教育实践“五大行动”,形成西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教育实践一体化育人机制。盘活辖区优质资源。西夏区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签订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盘活兴泾镇教育实践基地、文萃南街社区主题教育展厅、玫瑰园社区民族精神馆等阵地资源,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教育阵地集群。定期召开校地座谈交流会,共同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途径。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联合高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场万人”宣讲进校园活动,选聘100名“石榴籽”宣讲员,深入20余所学校开展宣讲,2万余名师生同步学习。广泛开展“千里书信手拉手 民族团结一家亲”、“千里邀约 暑期相见”等跨省区各族青少年交流联谊活动,让远隔山海的青少年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

各学校举办“校校牵手石榴红”实践活动

开展暑期“宁桂少年共筑中华民族情”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

明主线促文化融合,奏响旅游促“三交”新乐章

坚持聚焦主线,不断深化旅游促“三交”内涵。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景区”行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景区景点介绍词和导游讲解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传承推广活动40余场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激发旅游活力,不断拓展旅游促“三交”场景。巩固提升源石酒庄、怀远夜市等示范点,重点打造西夏陵、漫葡小镇、西部影视城等示范点,以点带面,打造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3条,2024年西夏区共接待游客1490万人次,源石酒庄、西夏陵景区入选宁夏旅游促“三交”十大案例。推出《山河人家》《故乡的年》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乡风民俗的精品节目,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的文旅体验,引导各族游客增进“五个认同”。创新宣传载体,不断延伸旅游促“三交”路径。在各景区景点设立宣传标语、景观小品等,集中布设西夏区IP宣传形象“同同”文创产品展示区,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浓厚氛围。将“铸牢”元素与体育赛事有机融入,成功举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等40余项赛事活动。上线运营“同同团团带你游西夏”等小程序,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葡萄酒文化研学线路等一批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的旅游线路,引导各族群众在感悟“天下黄河富宁夏”中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

漫葡小镇沉浸式演出——灵州会盟

举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