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统战 >> 银川市

银川市

兴庆区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兴庆区坚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完善政策举措,浓厚环境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形有感有效。

在共居共学中加深交往

凝聚思想共识。构建“靶向宣讲+创新形式+精准覆盖”宣教模式,以“铸牢”宣讲团等为载体,培育优化“红色传声筒”、“石榴嫂”等理论宣讲项目25个,精准打造“板凳会”、“乡村大喇叭”等一批群众性学习宣讲品牌,开设“银龄课堂”、“小马扎课堂”等,将党的政策与社区治理案例结合,深入社区、小区开展铸牢宣讲580余场次,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不断凝聚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促进培根铸魂。成立兴庆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打造“石榴籽”精品课30节,以“现场课程讲授+线上同步直播”方式,组织辖区3.4万名青少年同上一堂思政课。组织青少年学生到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场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举行爱国主义教育800多场次,引导各族青少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推进空间互嵌。发挥辖区服务业、小微企业集中等资源优势,探索建成5分钟网格式工会“微驿站”服务圈,以“一个核心平台+N个微平台+N项特色服务”的方式打造各族职工身边的“暖心港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开展“政务服务我来啦”下沉基层便民服务系列活动,推动900余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全面提升各族居民办事便捷度、满意度。

举办“寻找兴庆最强石榴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趣味竞赛

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开展微宣讲活动

在共事共乐中加深交流

就业服务搭建交流平台。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强化“政校企”合力联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70场,提供就业岗位4.9万余个,按需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20期,覆盖2000余人次。文化浸润增进情感认同。结合“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文艺展演200余场,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推广“百家宴”、“全家福”、“邻里节”等联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中持续增进认同。文化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依托“文旅创新升级”工程,实施“鸣翠湿地”、“黄河古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支持具备条件的景区加快业态升级,提升游客体验感。突出“田园生态”亮点,打造通贵世外桃源、司家桥田园未来村、掌政老集市等一批创意农庄,广泛开展农耕体验、农民丰收节、特色美食展等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共接待旅客1080.74万人次,推动文旅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

前进街举办首届社区邻里节活动

在共建共享中加深交融

走心举措优化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吹哨报到”机制,推动960余个网格、2900余个微网格紧盯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级累计吹哨1300余次,闭环解决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1170个,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捐资助困、认领“微心愿”等便民服务50余次,惠及2000余名群众,形成组织号召、多方响应的基层治理格局。志愿服务促进居民和谐。打造“小兴星”志愿服务品牌,建立“社区+医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好邻居”结对1户家庭的“4+1”模式开展暖心服务,利用“便民大集”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00余场。用好“善行义举”四德榜和道德“红黄蓝”榜,将道德讲堂开到各族群众身边,实现“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情搭台化解矛盾纠纷。用好“石榴籽警务室”、“石榴籽调解室”等平台,创新推出“石榴籽联动化解”工作法,打造“陈书记会客厅”、“小丽说法”等品牌,推行“小事”就地议、“大事”网格议、“难事”党群议的机制,开展普法活动42次,化解矛盾纠纷315件,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举办网格大走访居民意见征集会

银古路丽景社区举办便民服务大集活动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