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塞上各民族融居关键词:小切口、广交流、齐治理
时间:2024年08月20日 来源:统战新语
“小事都能在家门口解决”
“小切口”是宁夏基层便民服务的聚焦之处。
在位于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的颐和城府社区,从“石榴籽爱心服务站”传出的叮叮当当声吸引着记者们。进门一看,原来是年过古稀的智福德正为社区居民打磨刀具,他身旁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一份写满了服务记录的登记册。
日前,“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团走进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的颐和城府社区。图为智福德正在为社区居民打磨刀具。
颐和城府社区有常住人口1.01万人,包括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东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居民,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互嵌式社区。
几年前,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宗旨,该社区组建成立爱心服务站,许多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老人主动参与其中,每周为各族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服务站牵头人马继升还将自己的老年代步车改装成服务车,免费为居民维修家电、疏通下水管道、磨刀磨剪子、配钥匙等。“家里人都很支持我,今年有好多老朋友都加入了。”他说。
此外,为让各族居民吃上方便、实惠的放心饭,社区食堂推出多种套餐,以满足辖区居民的多元饮食需求,并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我们紧盯群众‘关键小事’,用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个个民生项目,让居民收获幸福感、安全感。”颐和城府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宁告诉记者,该社区通过提供49项社会化服务、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等,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延续中华民族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助力。
“互相尊重理解已成习惯”
同唱一首歌、同吃一桌饭、同赶一场集……在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第二十届社区邻居节上,非遗文创、特色农产品、日用百货等摊位列于主干道两旁,歌舞秀在主舞台接连上演,还有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缝补衣服、健康义诊、理发等服务。
胜利镇下辖9个社区,常住人口5.1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7%,已连续20年举办邻居节。“小区大厨”马秀霞是邻居节的元老级人物,每届都不吝展示厨艺,做馓子、糖糕等当地特色小吃供居民品尝。
本次活动中,马秀霞大部分时间都在“幸福邻里家味道”特色美食展示区炸油饼,她说,“远亲不如近邻,我每次来邻居节都盼着大家能通过这些小吃增进理解、加深情谊。”
正如马秀霞所愿,炸、卤、蒸、煮、烩等不同烹饪方式的美食吸引各族居民频频驻足,在热腾腾的烟火气中,他们品美食、唠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胜利镇永昌社区党委书记王丹接受采访时表示,“各民族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过居民们都不会因此产生矛盾,因为这20多届邻居节早已使大家能够互相尊重、理解。”
“每个人都参与社区治理”
为巩固邻里关系和谐,“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事有人去做”也是重点。
石嘴山市惠农区南街街道下辖广西社区等7个社区,现有人口3.65万人,汇聚着来自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畲族、东乡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等各民族群众。
近年来,该街道设立了“石榴亭”民主议事点、“阳光议事厅”服务平台,构建知居民事、解居民忧、帮居民忙的基层治理模式。小小的“石榴亭”,见证着当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