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奋进新宁夏 同心跟党走

奋进新宁夏 同心跟党走

塞上春潮舟千里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春风为信,万象更新。连日来,记者走进我区园区、企业、大棚,触摸一线发展的脉动;走访商圈、景区、市场,感受消费提振的温度。从春天出发,携信心前行。

触摸,生产一线的“脉搏”——

乘风驭浪踏春行

吹响开年“冲锋号”,从传统工业到新兴领域,全区各地生产线开足马力。

2月23日,走进宁夏全瑞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精滤器灌胶车间内,巨大的转盘匀速转动,工人们站在转盘前作业:安置过滤纸、灌胶固定、旋转检查……一系列工序处理后,一个激发器就安装完成了。“我们公司是西北地区主要的现代防化产品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从年前就开始加大生产,保障供货需求。”该公司负责人说。

记者在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监控画面实时显示着项目预处理发酵联合生产装置区、蒸馏脱水工段、尾气处理工段等生产环节。“远程操控大大提升了安全指数和生产效率,每天都有约100万立方米的工业尾气被回收输送到这里。我们年产6万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与首朗吉元‘双剑合璧’,共同消纳工业尾气,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变成燃料乙醇。”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邹崴告诉记者。

当前,石嘴山市着力实施企业循环化改造,引导鼓励钢铁、铁合金、碳化硅等行业企业开展尾气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打造30万吨燃料乙醇产业基地。

宁夏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和制造业强区联动计划,聚焦“六新”产业,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和“七条产业链”。

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宁夏信广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有序进出,建设火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1万吨间苯二胺项目于近日建成投产,项目实现了有机尾气、硝烟尾气密闭收集集中处理、硝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等技术,做到了无硝烟排放,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大幅提高。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提高芳纶产品的稳定性、延伸芳纶产业链、增强国产芳纶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可靠的原料保障,进一步完善宁夏高性能纤维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我区科学精准谋划了一批利长远、打基础、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初见成效,重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提升。

走进位于中宁工业园区的世界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示范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在地下150米深处挖掘建设环形储气库,在同类型在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宁夏地区软岩地质条件下地层相对稳定的特点,大唐中宁储能项目有效扩展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采用风电和光伏项目配套压缩空气储能模式,完成电能到空气压力能的转换,并储存在地下储气库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188亿千瓦时,可满足近10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大唐中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鸿飞说。

今年,我区将全面落实“1234”重点任务,即夯实稳增长一个基础,抓好数字经济和产业集群两个重点,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大工程,开展招商引资扩量、园区改革创新、企业服务增效、安全基础提升四项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 良 蒲利宏 见习记者 张适清)

宁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矿岩棉生产车间,工业机械臂将矿岩棉成品码垛入库。在这里,硅锰废渣经高温成纤、梳棉等工艺,变身建筑保温用的各类矿岩棉板、矿棉条等产品。记者 王晓龙 白茹 摄

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记者 王晓龙 白茹 摄

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环保型玻璃容器及包装材料产业化生产项目,工人检测样品质量。记者 王晓龙 白茹 摄

宁夏滨泽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 见习记者 张适清 摄

探访,街巷流动的滚烫——

携风唤歌迎春归

隆冬过后,起身腾挪。

宁夏城乡的早春,在一家家大型商圈首店的绽放中,在一箱箱快递车的车轮滚动间,在大棚果蔬的清香弥漫里。

宁夏城乡的早春,是游客脚下尚未融化的冰雪,是夜市摊位上那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是饭点餐馆里响亮的叫号声。

春节假期刚过,银川市兴庆区投资16亿元的砂之船(银川)奥莱项目即将“迎新”:开心麻花剧场、空瓶子Live house、大鲁阁家庭娱乐中心等品牌首入银川。

新的一年,兴庆区发力现代服务业,砂之船·奥莱、铂金大厦将竣工投运,迭代升级新华、友爱两大商圈,引进首店、首牌25家以上,支持培育吾悦、万达加快形成区域消费中心,力争年内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

庞大的物流网络“星星点点”唤醒城市,一个个“快递”包裹着人们对春天的期许。

2月24日早,在顺丰速运(宁夏)有限公司运转中心,一辆从西安来的进港快递车正在卸货,大小包裹随着传送带进入运转中心,工人李锐和其他几位工友站在传送带前对包裹进行初拣。节后复工,这里每天进港量10万票左右。

天还没亮,四川大白菜、广东紫甘蓝、云南绿甘蓝、山东大葱、甘肃茄子等各地蔬菜汇集在永宁县望远镇四季鲜蔬菜交易区,每天蔬菜交易量达2200吨。

雨水唤醒了农事。2月24日一大早,贺兰县立岗镇兰星村的杨学诚就接到收购茭瓜的订单。他有5个蔬菜大棚,全种茭瓜,生意出奇好。习岗镇新平村的桑葚和樱桃也迎来采摘游客。桑葚在春节期间就已成熟,挂在枝头,煞是惹人。当杨学诚弓着腰摘茭瓜的时候,张玉洁正在西夏区平吉堡社区的大棚里采摘草莓。2022年她还是名“的姐”,2023年改行种植草莓,今年春节前就收回了成本。

目前,银川设施温棚约4.1万栋,超过11万亩,其中蔬菜10万亩,名优特新水果超过5000亩。当蔬菜水果涌向餐桌,新一年的希望也热辣滚烫地流向种植户的心田。

开启一场春天里的旅游,收获一场春暖花开的喜悦。

春日里,中卫市各大景区渐呈暖意,市民出行热情高涨。2月24日,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冰雪项目、餐饮流水席、土棚烤馍馍为游客奉上欢喜与美味。村党支部书记冯永新心头荡漾着激情,乡村的土味成了新潮,何滩村春节期间每天客流达两三千人,传统特色餐饮乡村流水席消费200多桌,今年文旅收入预计达20余万元。

吴忠则以美食留住游客。“您好,还有包间吗?”“今天已经满了,只能提前预订后面几天的。”2月25日,吴忠苏子拉面早茶羊杂碎体验中心钻石城店,一位难求。“年后的客流量还是比较大,包间提前三四天就订完了。”创始人赵金荣说。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银川市各商业综合体苦练“内功”,提升服务供给和消费体验,推动夜经济提档升级。

银川市西夏区怀远夜市,小吃摊林立,游客穿梭其间。“老板,我要大份的酸辣粉!”“这边扫码付款。”声声招呼,让城市的夜色活力四射。

传统商业街别样繁华。“穿上汉服,抓住春节的尾巴,来一场古今对话。”元宵节,阅彩城汉服巡游、氛围互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国潮浪漫;新华百货CCpark的新春“好彩市集”上,手工DIY、非遗文创、瓷器文玩等为消费者及游客带来场景式市集消费新体验。

在每一个路口的风声里,在每一个生长的施工项目里,在每一个从业者的期盼里,感受服务业复苏的春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倪会智 闵 良 王文革 见习记者 杨玉瑛)

元宵节,商家组织主题活动,孩子们体验包汤圆。

个性化书店带来文化生活新体验。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分拣站,一派繁忙景象。

假日市场,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人气十足。 均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韩胜利 摄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