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万亩土地“流转”出新活力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9月8日清晨,迎着明媚阳光,同心县韦州镇河湾村村民马自军骑着电动车赶到了宁夏时丰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的玉米田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把30亩地流转给公司,自己再来打工,一年有两份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他笑着说。如今在韦州镇,像马自军这样享受“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双份红利的农民已有上千人。
这一切,源于韦州镇近年来大力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规模化、科学化的土地流转模式,这片位于罗山与青龙山间的沃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5年,韦州镇成功协商12家种植企业,流转土地面积达8.08万亩,流转总金额突破5828万元。平均每亩721元的流转费,最高每亩达到850元,创造了当地土地价值的新纪录。
“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我们的种植规模从去年扩大到今年的2.7万亩。”宁夏林玉宏盛农牧有限公司法人张涛涛指着连片的农田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不仅提升了效益,还创造了500多个新型就业岗位,现代化播种、智能施肥等技术岗位吸引了大量当地青年。
旧庄村是这场变革的典型受益者。该村1.75万亩土地实现流转,流转费高达1131万元。村支书张新文高兴地说:“现在村里修路、建水利设施都有了资金支持,每亩田最高流转费达到800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在韦二村综合服务社,负责人杨学梅正在调试新引进的大型农机。“今年我们镇投入了40多台配套农机具,我们就是要用最专业的种植方式,让土地产出最大价值。”她说。民生服务中心主任苏云接过话说:“规模化流转催生了大量就业岗位,今年全镇新增就业880余人,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就创造了超1000个务工岗位,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通过劳务经纪人组织,韦州镇有1300多人走向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务工,3579人在区内实现就业。
土地流转不仅盘活了资源,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韦州镇综治中心主任彭金城拿出一组数据:2025年土地纠纷案件仅13起,较去年减少71%。“统一流转和规范合同明确了产权和权责,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望着连片的农田,韦州镇正谋划着更大的发展蓝图,“到2026年,我们镇的马庄村1.54万亩土地将加入流转行列,到时候会有更多村民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更多的土地将释放出更大价值。”韦州镇相关负责人说。(宁夏日报记者 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