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底色与特色:产业焕新姿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宁夏日报

宁夏农垦乳业平吉堡第六奶牛场。
“十四五”时期,宁夏立足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升级成为驱动发展的引擎。今天,让我们通过影像与故事,一同领略宁夏产业发展的独特魅力。
现代农业:科技赋能,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清晨,阳光洒向宁夏农垦乳业平吉堡第六奶牛场。奶牛在现代化挤奶转盘上有序排列,享受着科技带来的高效服务。工人熟练操作智能系统,每一个动作都精准且流畅。
“十四五”期间,宁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平吉堡第六奶牛场的技术骨干繁育主管薛刚感慨道:“现在的牧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科技让养殖变得轻松又高效。”
工业转型:创新驱动,宁东基地活力四射。
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大型化工设备林立,展现出工业的力量感。控制室里,电脑数据不断跳动,技术人员神情专注,密切监控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厂区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员工俞晓静是宁东基地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毕业后来到这里,见证了宁东基地从传统煤化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全过程。“我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俞晓静自豪地说。
“十四五”以来,宁夏深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宁东基地作为宁夏工业的重要支撑,取得了显著成就。现代煤化工产业全国领先,煤制油产能位居全国第一,煤制烯烃产能居全国第三,成功入选国家现代煤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葡萄酒产业:生态融合,“紫色名片”散发醇香。
贺兰山东麓,秋日的葡萄园里,葡萄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酿酒师手持酒杯,细细品鉴着美酒,酒窖中成排的橡木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葡萄园与远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梁静是从贺兰山下的昊苑村走出的酿酒师,她毕业后带着先进的酿酒技术和理念,回到家乡,供职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咱们宁夏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种植,这里的葡萄酒有着独特的风味。”梁静说。
“十四五”以来,宁夏精耕细作葡萄酒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成为宁夏的“紫色名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云上宁夏”:数字赋能,打造区域发展新枢纽。
在中卫数据中心集群,服务器机房灯光闪烁,数据高速流动。城市的数字化管理让生活更加便捷,部分运营商便捷的交易和支付手段也依托于这里的数据服务。
“十四五”以来,宁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卫作为“西部云基地”,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枢纽。数字化的浪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宁夏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十四五”期间,宁夏立足自身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布局未来产业。2024年,宁夏工业产值成功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初步预测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50%左右,工业经济呈现总量跃升、能级跨越、质效双优的良好态势。(记者 马 楠 王 洋 见习记者 符雨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