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
灵武市全方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时间:2023年06月07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灵武市深刻理解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以创提质、以创增效,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转型升级。
强化工作机制,汇聚“共抓”合力。
召开市委统战工作、全市宗教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摩学习暨民族工作务虚会等会议,制定完善灵武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状”“时间表”和“路线图”,统筹融合有序推进创建各项工作。
强化巡察职责,达成“共促”效应。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2023年政府工作规划和巡察监督工作,以市委巡察、基层党组织“星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体化考核等为契机,做到部署、落实、考核三到位,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责任。
强化品牌建设,夯实“共有”基础。
深入总结提炼“灵州会盟”中蕴含的共同体理念和各族群众“一起走过、一起奋斗”的现实启示,持续打造“会盟之地、团结之城”品牌,设计推出灵武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IP宣传形象“灵灵”,举办大型唐风实景演出《梦回灵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强化宣传阵地,营造“共享”氛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微宣讲、微视频、微策划等形式,积极打造“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阵地。开展“统战部长微宣讲”活动7期、680余人参加,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视频专栏9期、播放量67090次,策划直播大型活动8场,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刊物刊稿27篇,其中“民族团结石榴籽开出发展共富花”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在《宁夏日报》刊载。
强化示范引领,形成“共建”局面。
严格落实创建标准和测评指标,集中力量在各行业各领域打造具有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20个,培育了兴唐米业“党建引领谋发展 民族团结促和谐”、综合执法局“凝心聚力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城市”、台子村“五聚五福”等创建品牌,形成一行业一特色、一领域一特点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创建全国示范单位1个、示范集体1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29个、银川市级63个。
强化互学互促,推动“共创”提质。
广泛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机关单位、村(社区)、学校等民族团结进步观摩点学习交流,围绕加强阵地建设、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等督导检查30余次,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