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统战 >> 银川市

银川市

永宁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社区

时间:2024年07月16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永宁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着力点,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社区的工作路径,持续唱响“爱在永宁、籽籽同心”工作品牌。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心铸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打造基层党建新引擎。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延伸党建工作手臂,围绕基层社区服务谋划工作、健全机制、压实责任。打造“睦邻生活家+幸福新南环”、“党建引领绽放幸福五色花”等“一居一品”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组织落实主线要求,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铸牢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用好百姓课堂润民心。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发挥“理响永宁”、“党音润永宁”宣讲品牌作用,依托社区“板凳课堂”、“百姓小剧场”等平台,举办“百姓讲堂”,结合小案例、小故事,让特色资源成为“活教材”,“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推动理论学习有深度、宣讲情景有温度,累积开展各类宣讲400余场次2万余人次。创新宣传载体提效能。打造“石榴籽广场”、主题公园等小区微阵地,延伸服务线,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抬头可见、触手可及、处处能感知。打造融媒宣传矩阵,探索推进“阳光石榴籽直播间”,推出“寻找石榴籽”人物事迹展播、民族团结小故事80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二、坚持活动赋能、互嵌共情,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聚焦互嵌塑品牌。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进”活动,提炼打造阳光社区“百籽同心,共享阳光幸福家”,新银社区“携手同行 共谱民族团结‘五彩曲’”,建设社区“1353”等8个社区工作品牌,把交往过程、交流内容、交融形式送进社区、楼栋、家庭,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联合共建促提升。社区积极与共建单位、村、辖区学校联创共享资源,创新路径。与银川能源学院各院系交流共建,组织开展“纸因有你 与众不童”手工折纸、“童心致敬火焰蓝”科普实践、“书香浸润童年 阅读点亮人生”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多彩活动促交融。聚焦“邻里情”、“一家亲”等理念,借助“我们的节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社区文化艺术节”等节庆节点,广泛开展“石榴花开心向党、邻里守望心连心”、“紧抱石榴籽、志愿暖人心”等文艺汇演、百家宴等活动220余场次,各族群众同赴一个约、同唱一首歌,体验文化魅力,共叙邻里情深,在多样化的体验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三、坚持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提高百姓生活品质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沿街便民服务点等资源,着力打造便民惠民“15分钟生活圈”,全面推行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营造开放式、互动式服务场景。先后建成包括日间照料中心、颐养驿站、老年助餐点在内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处,暖“新”服务驿站30余个,因地制宜改造建设小微公园4个,不断提高共同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拓宽便民服务渠道。社区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紧扣群众最关心、关切问题,在民生实事上下足“绣花”功夫。创建“移动办公桌”、“365便民坊”、“便民小跑”上门养老认证、“共享花园”、“睦邻花园”,推动办事窗口前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丰富志愿服务形式。持续深化“睦邻·幸福圈”系列品牌创建,搭建“幸福驿站”、“共享亲人团”等平台,建立“永宁县顺丰快递青年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形成联系群众无障碍、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便民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逢五说事”主题沙龙、围炉煮茶话民生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理念。

四、坚持系统治理、互助团结,提升和谐社会活力

凝聚共治向心力。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建成县、乡、村(社区)三级调解平台及95个公共法律工作站(室),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长+单元管家”六级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充实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建联席单位,通过联席会议,链接整合职能部门、“三企两新”功能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培育共治新动力。积极探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路径,招募“爱心”骑手,组建宁小“新”小蜜蜂、顺丰志愿服务队等5支“三新”群体志愿服务队,提供居民服务40余件,让他们成为社区信息“采集员”、问题“监督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劝导员”、政策“宣传员”、居民“服务员”,延伸城市精细化管理触角,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力军”。激发共治内生力。探索成立社区和事佬调委会,以“议事厅”、“民情茶室”、“老书记工作室”等阵地为载体,通过“书记有约”等活动,与居民充分互动,聚焦社区治理难题,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通过广泛征集居民建议,协同解决各类问题,从社区绿化到公共设施维护,成功解决民生实事60余件,唤起居民参与激情,推动建设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家园。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