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
灵武市以“体”促“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5年07月08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灵武市充分发挥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以体育赛事为抓手,以体育活动为路径,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体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将体育和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依托“我们的节日”等载体,开展社火巡游、舞龙舞狮等各类体育民俗活动300余场次,推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聚焦“体育+非遗”,开发好利用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大力推广武术、太极等非遗体育项目,举办“幸福邻里——非遗文化大集”等活动550余场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建立“1托3”训练机制,形成“横向星罗棋布、纵向上下一体”覆盖全市的校园体育普及网络,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开展“蹴鞠新传 足尖非遗”“中华脚斗娃争霸赛”“腰鼓少年舞青春”等传统体育活动200余场次,不断探索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交融路径。
举办灵武市首届非遗文化大集活动
开展“社火迎新春 民俗年味浓”社火巡游展演活动
以体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构建“品牌赛事+文旅推广+全民健身”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以体育架起友谊之桥。打造“文体旅商农”消费新场景,承办中国女篮(中国vs澳大利亚)系列热身赛、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系列村跑、村舞交流展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赛事活动20余次,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优惠政策,有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打造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杯”足球赛、“奔跑吧·少年”系列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石榴籽齐运动 手拉手同相拥”等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150余场次。完善覆盖城乡和各族群众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常态化开展广场民族舞健身大赛、全民健身徒步走、“村BA”等全民健身活动200余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承办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村舞交流展示活动
举办灵武市全民健身广场民族舞大赛
以体赋能推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及化、便捷化水平。提升改造体育公园篮球场等运动场地77个,推进健康主题公园、生态体育公园、全面健身中心等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36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开展社区“百姓健身房”试点,补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短板,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用体育搭台,常态化开展“体育七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成为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
打造健康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