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统战文艺

统战文艺

“单家集夜话”与宁夏民族团结优良传统

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来源:《宁夏统一战线》

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宁夏视察时指示:“1935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转战宁夏,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1936年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单家集成为世人瞩目和研究的对象。因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护好发扬好红军长征留下的珍贵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

单家集

 单家集,又名单民,位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由单南、单北两个行政村组成,有12个村民小组,1600余户、6000多人,其中回族占98%;1个党总支,2个支部,8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9788亩,2019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

近年来,单家集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集市优势,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西北村级经济发展的典范。单家集依托传统的辐射周边三个县的活畜交易市场,打造单家集牛羊肉品牌,年交易量超过18万头(只),成交额2.5亿多元,产品已远销北京、新疆、内蒙、陕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区市和周边地区,形成以牛羊贩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活畜交易市场每年可以为单家集带来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全村现有大中型运输车辆210多辆,餐馆15家,店铺120户,粮油贩运户25户。淀粉加工业初具规模,依托当地丰富的马铃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淀粉加工业。现有4家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年生产淀粉1.5万吨以上,年产值1.8亿元。

单家集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回族地区落实民族政策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最早实践地之一。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曾三次路过并驻扎于此。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爱护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的政策举措深得民心,留下“军民鱼水情,回汉一家亲”的不朽佳话。同时,朴实好客的单家集回族群众也给长征、西征中的红军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单家集是自治区民族团结的发源地、红色基因的传承地、党的民族政策的开创地。

单家集夜话

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从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出发,经过宁夏西吉县公易镇到达兴隆镇单家集,因为红二十五军先前出色的民族工作,单家集的回族群众听说又来了红军,在街上摆了放满茶水、水果、香糕等桌案的“中和”,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当时的单家集有400户回民居住,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回民见到红军像欢迎熟客一样地热情招待他们。毛主席一进村就受到回民群众的邀请去了“陕义堂”,清真寺阿訇马德海向毛主席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敬意。当天晚上,毛主席跟马德海阿訇坐在“陕义堂”北厢房的炕头上促膝长谈,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佳话。毛主席讲述了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和红军北上抗日拯救中华民族于亡国灭族的危难,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抵御外辱、尊重回族群众习俗、保护清真寺、保护宗教经典等政策,重申了红军在1935年8月1日进驻哈达铺时颁布的《回民地区守则》、“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等纪律。马德海阿訇向毛主席讲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回民的风俗习惯等。夜谈后,阿訇马德海还招呼村民给红军腾房子。当晚,毛泽东住宿在陕义堂北侧后院一位叫张春德的回民家里。根据张春德的儿子张恒心回忆,当天夜里他家里给主席安排住宿时,他的母亲马富花还做了荞麦面给主席吃,吃饭时还有几位中央首长。

第二天早晨,红军和中央领导就离开了单家集继续向东进发。红军离开单家集的时候,战士们还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从老乡那里借来的东西也如数清还。大部队离开村子时,回民群众在街道家门前桌子上摆上茶水、水果、糕点前来送行。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文章写道,回族群众听说红军的队伍来了,都高高兴兴地走出家门,在街道上摆上桌子,桌子上放满水果、香糕,热情地欢迎红军。有几位戴着白帽子、留着白胡子的老人,双手捧着小瓷碗,恭恭敬敬地给红军敬茶水。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沿途宿营后,闻天同志见到我,一开口总是问:“你走累了吧?”可到单家集宿营时,他见到我就乐呵呵地说:“这个地方的回族群众真好!”接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在瑞金,老根据地的群众含泪送我们;在这里,回族群众又是这样热情地迎接我们。我们只要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革命事业就一定能胜利。”我也激动地说:“只有喝过草地苦水的人,才知道茶水有多香,人民群众有多可爱。”

红军陕甘支队战士杨定华在1936年12月28日《救国时报》上发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描写单家集群众欢迎红军时的场景:回民在街上陈设许多桌子,桌子上陈设许多水果、糕饼、清茶等,挂上各色的桌围,桌子两旁放着两把椅子,椅子一样的挂上各色的椅搭,像做什么喜事似的,又有点像几十年前欢迎县知事上任一样。群众站在桌子旁边,向我们鞠躬拱手为礼,红军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亦热忱与阿訇在街上交谈,红军经过时而且放了不少爆竹。回民对红军热烈欢迎,给红军战士在精神上极大的兴奋……

参加二方面军长征的开国唯一女将军李贞在《难忘的岁月》中回忆写道,红二方面军六军团进入宁夏后,指战员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打回民土豪,不吃猪肉,不进清真寺,受到回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回民兄弟给红军送水、送茶、送菜,积极筹粮,把黄米、土豆、牛肉送给红军。干部、战士高兴地说:“红军到了宁夏,如同到了家。”过去,国民党抓壮丁,回民兄弟有的往外逃跑,有的把手指头砍断,死也不当兵。在红军严明的纪律和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回民青年还踊跃参加了红军。部队向东北方向转移时,回族兄弟主动给我们当向导,一位年近六旬的回民伯伯,让他的儿子给我和甘泗淇同志牵马带路。这些往事,使我永远难忘。

开国少将左齐刊登在《雄关漫道》回忆文章中记述,1936年10月23日,六军到兴隆镇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会师,红二十五军和中央红军及二方面军先后途经单家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的实施使当地回族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真心对待老百姓的,是实实在在贯彻党的民族团结、平等的政策。特别是毛主席与阿訇马德海的促膝夜谈,展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积极与回族人士、群众交心,从根本上考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号召回族同胞奋发有为,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中实现自身的解放,共创伟大的未来。通过红军的努力,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认识和认同,进一步升华了军民关系,也为一年之后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打下了坚实基础,熔铸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之魂,培植了党的政策照耀下的民族团结的红色传统。

单家集夜话的前奏与后续

前奏:“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红二十五军在单家集

1935年8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入陕,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和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部队3000多人进入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一带做短期休整。红二十五军是进入六盘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支红军队伍,刚到达时回族群众对红军不是十分了解,纷纷躲避。红军在单家集和兴隆镇一带驻军休整三天期间,为了打消回族群众的疑虑,红军专门对全体指战员进行了群众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政委吴焕先在动员大会上强调了红军关于做好“回族工作”的决议,强调回汉团结的重要意义,专门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即“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文经典,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不准乱用回民的器具,注意回汉两大民族的团结”,要求红军战士要尊重回族群众的各项风俗习惯。部队还积极开展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增进了红军与回族同胞的关系。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为了消除当地回民对红军的戒备和恐惧心理,军政委吴焕先会见了当地宗教人士,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政策和纪律,并声明红军在当地不征粮,不抓壮丁,只是短暂休整,打消了回族群众的思想疑虑。8月16日中午,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带领红军抬着一块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看望了清真寺的阿訇,向回族群众赠送了礼品。随即阿訇也领着回族群众带上礼品,赶着肥羊,前往红二十五军军部作了隆重回拜。军医院的同志,在院长钱信忠的带领下,热情为群众送医送药、治疗疾病。红二十五军的举动,使回族群众深受感动,“红军好”的消息很快传遍回民地区,被当地回族群众称为“仁义之师”。一些回族群众也积极热情地支援红军,主动为红军探听消息,争当向导,还有数十名回族青年主动报名参加了红军。

红二十五军在单家集短暂停留的3天,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的举动给当地回族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反动宣传造成的不良影响,赢得了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之后中央红军到达单家集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后续:红军西征驻扎单家集———建立苏维埃政府

1936年夏,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到陕北苏区,中共中央作出了三大主力会合的战略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八十一师、骑兵团共17000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进行西征战役,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策应二、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北上到达陕北苏区。”1936年9月15日,红军西征部队西方野战军第一军团,由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率领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第三团(团长黄寿发、政委肖锋)驻扎单家集、兴隆镇一带达44天。红军西征军驻扎期间,开展了发动群众、清匪开道、准备会师地及安全保卫、为红二方面军筹备军需等工作。

1936年9月16日,根据中共陕甘宁省委决定,西征红军协助当地人民群众,在单家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静宁县委员会,浦耕钟任县委书记;选举产生了静宁县苏维埃政府,马云清(单家集农民)任主席,同时在单家集成立了单家集苏维埃政府,马云清任政府主席。单家集苏维埃政府是西吉县,也是固原市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这期间,单家集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筹款、筹粮、筹草,动员妇女给红军战士做军鞋300多双、土布500多匹、棉衣500多件,并赠送羊300多只、银元5万元支持红军;组建了200多人的游击队,执勤放哨,保卫红军宿营安全。红军撤离时,部队首长为马云清写了“筹备军需,广招信敏,供给粮秣,德语才能”的条幅,赞扬了马云清的工作。

西征红军驻扎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军地工作,执行回民工作纪律,颁布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密切红军与回族群众的关系;发展回族革命武装,建立红色政权等,为迎接红二方面军做了充分的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单家集夜话”对新时代宁夏

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的启示

启示一: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当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一体,就是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同根同源、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互相亲近形成的,这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单家集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就在单家集西北葫芦河西岸发现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器、石器等原始先民遗留的生产生活工具和用具。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西戎游牧民族的活动地。考古发现在单北村的后湾有战国北方青铜文化墓葬,出土有游牧文化风格的青铜器。秦、汉、隋、唐、宋、金、元都有历史记载。秦昭襄王“筑长城以拒胡”,境内建造的长城、烽燧、障城遗址尚存。汉继秦制,单家集称瓦亭川,村南山脚下曾发现汉墓,并出土青铜博山炉、铜镜、钱币等文物。唐朝时,单家集称西瓦亭。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的好水川之战就发生在单家集东崖头山下,现有宋夏好水川主战场遗址。

据记载,单家集是一个明朝初期由许、杨、马、王、边、单、张、沈八户人家八个堡子组成的小村子,开始只有三户是回民。因处在交通要道,商贸逐渐发达,来此地做生意的回族同胞逐渐增多,形成了回族占多数的小集镇。回族群众主要来自于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其中单姓人占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单姓回族祖籍为山东人,明朝迁徙落脚单家集。陕西人有古、拜、苏、石、郭、穆、冶、白等姓氏,为清朝同治年后,从陕西各地迁落到单家集的。马姓主要是从甘肃静宁、张家川等地迁徙而来的回族。还有传说,单家集的单姓原籍是山东单县,是汉族,明朝成化年间落居单家集后,与明初落居单家集的马家(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沐英后人)结亲,后代成为回族。

从古至今,单家集一直是中国辽阔疆域的一部分,居住在此的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自明成化年伊始,五百多年以来,回汉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交流交融、生息繁衍、共同发展,造就了单家集特有的文化氛围。回族群众和汉族群众一家亲,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真正做到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村里的关帝庙就是回民凑钱帮忙盖起来的,回民建清真寺,汉民也出资捐助。能够相互包容尊重各自的信仰与风俗习惯,能够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所以说,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是维护各民族亲缘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启示二: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民族团结的根本。

在刚刚胜利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自1935年起,单家集与中国共产党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红军长征、西征三过单家集,成立单家集苏维埃政府,先后有18名回族青年和村民主动参加了红军(马青年、王宗贤、王玉民、马长林、单聚才、单兴有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单家集50多名回族青年参军参战(单兴忠、单文清、赵白娃、马银儿、马占魁、古占仑等),奔赴抗日前线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捐物捐粮支援解放大西北,等,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打倒日本侵略者,推翻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单家集又有30名回族青年踏上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战场(马国选、周玉清、单志明、马明录、单志仁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单家集在全区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西吉县是一个提前致富进入小康的耀眼明星。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视察宁夏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党和政府持续努力,有各族群众不懈奋斗,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启示三:平等、互助、进步是民族团结的动力。

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70多年前,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单家集回汉群众受红军影响,一直延续和发展着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在单家集,汉族群众家里过红白喜事,都是回族乡邻前前后后忙着张罗,饭菜都是回族帮忙掌勺。在办喜事的当日,只要知道的,都来上门恭贺。由此可见,单家集回汉之间的团结、融洽,已经自然融入到了日常细微、平平淡淡的生活里。2018年,单家集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区历史文化名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启示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前提条件。

中央红军1935年8月1日在抵达哈达铺后,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四项:1.进入回民区,先派代表同阿訇(回教首领)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争得回民同意后,方能进入回民村庄宿营;2.保护回民信仰自由,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3.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不得在回民地区吃猪肉、猪油;4.宣传红军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民。红二十五军8月15日在单家集宣布“三大禁条、四项注意”,立刻取得了回族同胞的好感和信任。当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仍然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启示五: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认同,培植民族团结进步的内生动力。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民族和睦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国各族人民文化认同的终极目标。

1.大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正本清源,接续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根脉。以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项目普及为引导,提倡并引导更多的文化学者特别是党内文史专家学者,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馆等组织力量研究修撰少数民族历史、民族交往(团结融合)史,规范少数民族家(谱)族史、民族聚居区乡、村志的修撰。特别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录下来,村志和家(谱)族史的修撰过程就是对每个成员的教育过程,是对中华各民族同根共有精神家园深化认识、正本溯源的过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能够说清楚给自己、家族和家乡带来巨大变化的是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努力苦干奋斗的结果,是中央和全国其他地区无私奉献支援的结果。单家集的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在民族地区,对待本族革命历史人物的态度是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标志和分水岭,应大力研究和宣传少数民族中对中华民族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从回族民间传统介入,特别是挖掘整理弘扬回族和汉族同源同体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文物载体,回汉群众都特别容易接受,能更快地促进民间的亲情文化融合。

2.大力推动民族地区民族聚居区加快建设并切实发挥好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多更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文化产品,树立崭新的民族形象,共享新时代中华民族在世界的荣光。

长征文化园建设中要突出

“单家集夜话”主题

把单家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兴隆镇单家集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对长征红军的欢迎,使长征路经此地的红军和回族同胞迅速产生了情感共振,记忆深刻。红二十五军、一方面军(陕甘支队)、二方面军都有红军将士的回忆录,深情地写到兴隆镇单家集的回族群众如何欢迎红军,帮助红军。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经过的村庄很多,但给红军留下深刻记忆的,兴隆镇单家集是一个。无论是当时的红军将士的日记,还是多年以后的回忆,说到单家集都是非常的温暖和感人。同样,兴隆镇单家集的红军故事特别多特别生动,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发掘出一部传世之作。应把兴隆镇、单家集作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宁夏段的建设重点,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主要突出红色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的主题。

还原单家集历史面貌,建成长征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党最早在宁夏地区落实民族政策的地方,单家集有着充分发挥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上积极作用的独特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对当年红军三过单家集的历史场景进行重现。据程子华、郭述申回忆,当时的单家集只有两三百户人家,一条东西贯通的小街,设有很多杂货店铺,据此,可还原成当年红军眼中的单家集风貌、集市特征、回族群众欢迎欢送红军时摆“中和”的街道、商铺式样和关帝庙等文化建筑;按照1935年中央红军途经单家集时的原貌,还原为红军摆过“中和”的“陕义堂”、毛主席和马德海阿訇夜话小屋以及毛主席夜宿旧址等。可以把单家集建成为长征文化公园的重点特色景区。如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现有红军长征革命遗址五处,建有“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留存着长征时期的原貌民宅建筑1209座3391间。也可以在兴隆镇单家集大力发展依托商贸经济的红色旅游,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条件也完全具备。

将单家集作为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来打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引领民族团结、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导向,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的政策措施,加快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现代化进程。把相距数里的兴隆镇、单家集按照历史、文化、产业、商业、集镇特点一体规划,实施村镇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完善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进行村镇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滥泥河、什子路河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镇房屋建设质量,新建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村镇房屋。赋予兴隆镇、单家集红色传统教育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活力,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