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智海博观

智海博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发展

时间:2022年07月06日        来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融合格局,各民族平等交流、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根本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全面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少数民族聚集区,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

就具体路径来看,应结合当前的时代任务,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主旋律,重点聚焦“四个主阵地”建设。

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对民族地区高校来讲,团结是立身之魂,进步是发展之魄。民族地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巩固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好与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通过让各民族学生普遍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特殊性与复杂性,意识到民族类高校的独特地位和特殊贡献,明确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各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心中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种子,迈好各民族携手并肩共同进步的步伐。

第一,必须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引导作用。民族地区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上下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党委努力办好、教师认真讲好、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从国际视野、历史维度和现实要求等多重角度,讲深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深讲透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各民族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讲深讲透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讲深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在心中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第二,必须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如果说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则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的主体力量。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承担起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责任,肩负起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以高尚的教师道德聚民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育新人、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展形象、以独特的教育环境兴文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深入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旗帜鲜明地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要在课堂上结合历史和现实,阐明不同民族在历史上如何由“多元”走向“一体”、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认同本民族文化与欣赏其他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并行不悖。

第三,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优势和育人功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载体。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也要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出发,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建立符合网络时代和现代化教育规律的展示交流平台、学习研修平台和实践体验平台,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使民族地区高校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

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主阵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要实现永续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文化的宣传、研究与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应发挥自己独特的文化阵地作用,不断探索建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政治性与教育性有机融合的新模式。在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过程中,应根据新形势、新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润物无声”地把民族团结工作开展起来,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抵御各种渗透与分化,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一,促进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课程设置规律和学生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通过创设文化载体、拓展文化内容、优化校园环境等多种途径与多种渠道,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各族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例如在不同民族学生间开展“结对子”活动、支持各族师生共同欢度民族节日等。这些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引导各民族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形态,让其感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进而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与思想认同。

第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最新民族理论政策相结合。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使命。可以通过汇编党的最新民族理论政策的形式带领学生认真研读和领学,在充分解读的过程中,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民族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梦最终要靠中国人民来实现”。同时,还应充分放大民族理论研究的独特优势,通过筹建民族团结进步协同发展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研究院、民族团结进步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积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培养“四有”新人目标融为一体,贯穿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锤炼、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思想引领作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坚定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各民族学生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进而使各民族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三、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实践主阵地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有较深的认识,但对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认识和接触还有欠缺。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并且,在实践中要善于将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通过锻炼与体验、知行合一的方式有效融入。例如可以开展以“伟大祖国、美丽家乡、多彩民族”为主题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让各族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察民情,使各族大学生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服务与考察,参与民族地区建设与管理实践,全面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刻变化,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社会现状,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结合,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基础。

此外,在实践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科研投入、成果转化等形式,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才智。因此,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利用所处地域条件优势,推行以社会实践为品牌的特色育人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开展各民族文化特色交流、习俗美食展示、地域风俗解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开展系列征文比赛和学术讲座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课堂与民族团结进步实践辅课堂相互融通。

四、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互联网+主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方便、最快捷的渠道。网络环境也存在良莠不齐、日趋复杂的现象,民族地区 高校的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更容易受外部网络环境的冲击,因此,铸牢网络舆论阵地,在教学与生活中提升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理性认识和甄别能力格外重要。民族地区的高校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安全课堂,通过微视频、微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充分掌握网络舆情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特色与学情特点,开展及时高效的网络思政课程,以此来凝聚“网络阵地”的正能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网络素养和防范意识,铸牢网络“防火墙”,使广大师生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