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专题 >> 大学习 深调研 重落实

大学习 深调研 重落实

宁夏侨资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自治区侨联调研组

一、我区侨资企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招商引侨资力度,侨资企业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全区侨资企业共计23家,累计投资总额约59亿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的有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华祺饭店有限公司、宁夏新思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航(宁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华欣百货商厦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涉侨国别主要是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利比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方式多为合资或独资,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化工产品、现代服务业、百货销售、饲料生产、种养殖、汽车销售及配件、葡萄酒产业、文化产业、生物医学、旅游等。

我区侨商投资主要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是侨商投资服务产业增势明显。全区侨资企业投资于三产的比重与全区招商引资投资三产的比重变化相符,呈现一产、二产比重减少,三产比重增加的特点。2011年至2018年,全区侨资企业一产投资比重由16.2%降低到6.52%,二产投资比重由57.7%降低到49.1%,三产由26.1%提高到44.38%,侨资企业投资三产的结构趋于合理。二是侨商投资新兴产业增速明显。我区侨资企业早期投资主要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面相对比较狭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领域投资比较少,科技含量也不高。近年来,侨商开始逐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医疗及服务业、葡萄酒产业等新兴行业。

二、推动侨资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自治区侨联协调推动我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主动服务。一是跟踪做好侨商投资项目接洽商谈、手续办理、落地建设、企业发展等各项服务,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相关办法和措施,尊重侨资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和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比如,中航(宁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治区和银川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在银川市滨河新区投资建设西部(宁夏)人体组织细胞库,占地140亩,项目 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已成为集干细胞提取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认真落实侨资企业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我区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借助中阿博览会、宁商大会、世界侨商宁夏行等平台,积极牵线搭桥,组织侨资企业参展、参会,实现以侨搭桥、以侨引侨,帮助侨资企业拓展市场。三是及时了解侨资企业对我区投资环境和服务情况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侨资企业解决生产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侨资企业存在“三难”问题。目前,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区部分侨资企业经营困难,存在融资难、用工难、招商难等问题。部分侨资企业在融资贷款时即使有足够的抵押物或相应的责任担保,一些商业银行也不愿意继续与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中途抽贷,致使个别侨资企业出现融资难情况。部分侨企反映,现在招工很难,留住员工更难,留住高级管理人才难上加难。如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所需员工和技术工较多,公司生产旺季招工较为困难;再如固原市华祺饭店有限公司,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受当地消费水平和生活配套条件影响,很多引进的管理层员工经常出现请辞现象,造成企业员工流失率大,很难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同时,受各种市场因素影响,部分侨资企业存在招商难。如石嘴山市华欣百货商厦有限公司,其自身定位为中高档商品销售,为增强商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公司常年致力于品牌引进,但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受当地人口和经济总量因素影响,引进知名大品牌入驻加盟的难度大、代价高,企业效益提升不明显。

二是企业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现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列入我区鼓励类产业31个,《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7 年修订)》中列入我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26个,部分特色优势产业未能列入目录,影响侨企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后,虽然已经精简了很多行政手续,但服务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货物进出口流程中商务、商检、银行、海关等部门间信息对接不畅,各部门管理体制、规定、方法和手段等存在差异,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联动办事机制,导致通关效率低下;出口结算银行外汇货款结汇手续繁杂,占用企业资金时间较长。

三是政策红利兑现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对于侨资企业来说,现行的各类优惠政策内容很多,但部分涉企政策、补助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度不高,落实渠道不通畅,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具体、不连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红利效应。在产业扶持政策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企业很多时候看到了政策,却无法享受,看到了空间,却无法进入,看到了机会,却无法把握。设立的一些产业基金及专项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撬动和放大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政策和放宽市场准入,助推侨资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整省域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当前,我区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全力推进实施“三大战略”,掀起新一轮投资建设发展热潮。为吸引更多侨商来宁投资,要借鉴其他省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完善更合理、更优惠的侨商投资政策并认真落实。建议在执行全国统一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进行的动态调整,深入分析梳理我区鼓励类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加大我区市场准入放宽力度,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广大侨商在宁投资发展更便捷、更放心、更有效,让侨资企业“进得来”“驻得下”“做得好”。

二是加强服务引导,引领侨资企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信息、科技、市场、资金、法律等配套服务。对企业存在的困难进行梳理,实行“一对一”帮扶服务。针对普遍性问题实行“一事一帮”;针对个性问题实行“一企一帮”,具体有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比如,针对部分侨资企业招商难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把商业招商列入政府招商范围,帮助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品牌,缓解侨资企业招商难问题。引导侨资企业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及时主动调整企业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特色品牌和行业龙头。

三是加大企业融资和扶持力度,促进侨资企业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侨资企业之间的沟通,推动构建高效有序的融资体系,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建议对资质好、信誉高的侨资企业,出台支持和鼓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加强银企沟通,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合作,支持侨资企业组建互保式担保机构,扩大融资担保的覆盖面,推动再担保体系建设,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持续发展。

四是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推动侨资企业创新发展。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区侨资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将侨资企业人才引进列入自治区引才计划,研究出台引进华侨华人等科技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完善侨资企业人才引进和定期培训机制,加强与区内外高校合作,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帮助企业改善人才匮乏、创新不足和培训机制不健全的现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让侨资企业真正能够引得进、留得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