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如果文物会说话,会更精彩地... [2024-08-26]
“如果文物会说话,一定会把这片土地上民族融合的故事还原得更精彩。”近日,在宁夏固原博物馆,来自太原的游客汪玉和儿子悄声交流着。他们面前的,正是国宝级文物——北魏漆棺画。母子俩一边饶有兴趣地听讲解员介绍这件国宝,一边细细品...[详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红色故事“绘”系列手绘长图(十)——邓小平四次宁夏行 [2024-08-23]
为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中共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策划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红色故事“绘”系列手绘长...[详情]
红色故事代代传 [2024-08-23]
本报记者 王添艺六盘山上,红旗漫卷。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留下了许多英勇无畏、团结奋斗的珍贵红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它们铭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不久前,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详情]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如果土豆会说话,会把各族百... [2024-08-23]
“大家好,我是马铃薯,艺名洋芋,老家是宁夏固原西吉马莲乡。在当地乡亲们眼里,我是早熟的宝宝!我们这里地势平坦、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相对充足,所以我成熟得超快,但营养价值超高……我还是固原各族群众增收致...[详情]
科技部门搭舞台 各路能人显身手 [2024-08-21]
宁夏华宝枸杞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图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挤奶车间。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王迎霞张晶“我不太会讲话,真不知道该咋说……”近日,在参加“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的众多记者...[详情]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农民合唱团,唱出“六谷丰登”曲 [2024-08-21]
新华社银川8月21日电题:农民合唱团,唱出“六谷丰登”曲新华社记者邱犇“红艳艳的太阳宁夏川,红丢丢的枸杞亮人眼,红彤彤的脸蛋笑开颜,红火火的日子好喜欢……”傍晚时分,在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文化站内,一首首歌唱农村新生...[详情]
向东部借智 向科技借力 [2024-08-21]
宁夏惟远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王迎霞铁塔林立,管道纵横,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这是记者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看到的景象。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宁东基地经过20年栉风...[详情]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吴忠红寺堡生态移民:好生活还在后头 [2024-08-2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兵 赵晨熙 邹星宇红寺堡区,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几十年前,红寺堡曾是生态十分脆弱、荒漠化异常严重的荒凉之地。随着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工程的实施,这里经历了...[详情]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贺兰山下枸杞红 [2024-08-20]
小枸杞,大产业。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在宁夏人民心中,黄河是“母亲河”,贺兰山是“父亲山”。天下黄河富宁夏。作为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润泽了一方水土...[详情]
乡村文旅兴 民族一家亲 [2024-08-20]
本报记者 王添艺 彭澳丽碧蓝的天空下,锣鼓声渐近,一支华丽的马队从村头走来。马背上有老有少,扮演着关羽、穆桂英等戏曲角色,在“仪程官”的指挥下走街串巷,成为村中一抹亮丽的风景。日前,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详情]
要闻图片更多+
公示公告更多+
学习大讲堂更多+
学习新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