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图片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发挥特有优势助力创建示范区
时间:2025年09月04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创新构建“政治引领—理论深耕—人才强院”三维联动体系,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创新发展联合体机制,为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凝聚共识、献智献策。
健全课程体系,强化“铸牢”宣传教育。立足党外人士教育培训主阵地职能,制定《2021—2025年统一战线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构建面向5类统一战线成员的7大教学模块体系,推动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整合,全面加强理论宣传。印发《宁夏社会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类培训“必修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举办一期中华文化大讲堂、申报一个文化课题项目、打造一批文化课程等“七个一”为载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打造铸牢宣传教育品牌课程,精选长城花园、闽宁镇、单家集等11个现场教学点,构建“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员在“行走的课堂”中增进“五个认同”,为创建示范区凝聚思想共识。
参加“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助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提升学术能力,深化“铸牢”理论研究。以理论学习为支撑,以理论文章发表、调研课题申报为抓手,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跨区域调研,覆盖3市7县(区)16个基地,赴广东、西藏等地开展比较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坚持“教学出题、科研解题、成果进课堂”工作思路,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2024年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组织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互嵌式发展研究》等课题5项,获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三等奖18项,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出宁夏贡献、社院贡献。
邀请孔子研究院院长孔德立为宁夏“中华文化大讲堂”作专题报告。
培育人才队伍,优化“铸牢”师资建设。实施“引—育—联”行动,在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培养团队、培育名师、引进人才。聘请民族学、宗教学领域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组建统战理论研究智库,努力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瓶颈。通过“微论坛”、集体备课、名校进修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组织教师赴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学习,锻造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求的师资队伍,推荐1人入选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多人获得自治区统战系统教学竞赛奖项。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召开精品课程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