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卫市实施旅游促融六项行动 推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中卫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沙坡头景区等优质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旅游促融六项行动,引导各族群众在旅游中从“互动”走向“互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价值引领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编制《中卫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城市培育实施方案(2025—2027年)》,在“十五五”规划、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示范市创建中系统布局。通过在景区建设、产品开发、服务提升、宣传营销等环节融入民族团结元素,把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展现“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要窗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旅游促“三交”工作成效纳入相关部门、各县(区)年度考核,形成由统战部门牵头,宣传、发改、文旅、交通等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

实施骨干培训行动。建立健全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业务骨干、讲解员(导游员)培养长效机制,成立“石榴籽”导游队、“金牌导游工作室”,举办导游及讲解员培训班5期、覆盖200人次,举办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游讲解大赛,推动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符号等有机融入讲解内容,努力把文旅从业人员培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者。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说员培训班。

实施讲解内容完善行动。建立统战、文旅联合指导把关机制,加强对沙坡头、高庙、金沙岛等3A级以上景区及中卫市博物馆、文化馆、海原县地震博物馆等文博场馆讲解内容的审核完善。组建中卫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研究组,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红色基因、治沙精神等特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建立铸牢宣传名录库,将大麦地岩画、麦草方格治沙、河漠交融等元素有机融入各景区讲解词中,确保各族群众在文旅体验中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

中卫市多所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麦草方格治沙实地研学。

实施展陈提升行动。争取资金实施中卫市博物馆、文化馆、宁夏黄河非遗展馆、“石榴籽号”专列等教育实践阵地展陈提升工程,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丰富展览内容、增强互动体验等,让文物古籍、非遗技艺、遗址遗迹活起来、动起来。深度挖掘黄河、大漠、星空、古城、非遗、历史文物等资源中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价值内涵,突出展示宁夏各民族交流互鉴、共建家园的史实,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文博场馆铸牢教育的内涵。

举办非遗展演系列活动。

实施特色资源开发行动。依托星空旅游、休闲度假等八大特色旅游业态,创新推出寻根黄河体验游、红色教育研学游等17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培育研学科普旅游模式,打造沙坡头麦草方格治沙研学基地、沙海训练体验营等旅游产品,常态化开展黄河文化及治沙精神等主题研学活动,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团队2万余人次。通过深度体验,引导各族游客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青春漠漠搭·现在就出发”香港百万青年看祖国新质生产力研学活动在沙坡头旅游景区开展。

实施试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沙漠水城石榴红”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加大3A级以上景区扶持力度,投资970余万元实施沙坡头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建设项目,创新采用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方式,系统展示大麦地岩画、古迹遗存、文化遗址、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该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三项计划”试点。

举办中卫大漠味集·向阳街“民族团结一家亲”专场演出。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