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统战实践

统战实践

重庆南川区打造“金山·同心”品牌全面提升统战工作辨识度

时间:2023年06月19日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聚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将打造“金山·同心”品牌作为开展和推动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实际,在民主党派、民营经济、民族团结进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方面探索实践,进一步凝聚了统一战线的力量,增强了统战工作的辨识度。

双岗建功,打造多党合作南川实践工作品牌。一是增进共识。开设“金山·同心同语”专栏,围绕“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等重要节点,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过谈心得、话感悟等形式开展纪念活动,回顾多党合作光荣历史,不断增进“四个认同”。二是参政建言。探索建立“同心建言·赛马比拼”工作机制,搭建政党协商活动平台,定期开展现场座谈、书面交流,调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累计收到党外代表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300余条。三是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特色和界别优势,鼓励开展“一党派一特色”品牌建设,引导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送农资、送医疗、送爱心”等社会服务活动,努力打造成为社会认知、群众认可的“金字招牌”。

支小助微,打造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品牌。一是构建“同心网”。结合小微企业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划分服务网格232个,落实包片责任领导210名、工作人员214名,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今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帮助辖区小微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7个。二是汇聚“同心力”。开展“金山·支小助微”行动,努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帮助4130家小微企业获得贷款27.7亿元、同比增长31%。三是共画“同心圆”。出台《南川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扎实开展“清风助企”行动、“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通过反向测评,倒逼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画好营商环境“同心圆”,跑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携手同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品牌。一是共富共融。统筹推进散居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统战干部对已脱贫的24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定期走访、联系帮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以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二是融合育人。创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隆化职中与高校民族科研部门、生源地党组织三方联动、融合共培,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工匠型”技术人才430余名,其中236名考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三是排忧解难。探索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模式,积极为在南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每年帮助解决住房、就医以及子女入学等困难20余件。

凝聚新力,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品牌。一是金山·新课堂。通过宣讲交流、编排情景剧、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心,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宣讲二十大精神4场次、知识竞答2场次、参观白公馆等红色教育基地2场次,覆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500余人次。二是金山·新创汇。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同心驿站”,邀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财税法商、企业创新创业路径、电商从业技能等专业知识讲解20余场次,帮助120余家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三是金山·新益行。组建“金山·新力量志愿服务团”,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进校园、进园区、进镇村”系列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五防”安全教育、进行民企法律体检、开展农特产品消费帮扶。今年以来,累计为困境学生送去衣物、学习和体育用具200余套,开展“法律大讲堂”7场次、“法律义诊”11场次,帮助销售方竹笋、富硒米等农特产品累计300余万元。

(重庆市委统战部供稿)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