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实践
青岛:“三四五”机制推动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时间:2023年10月27日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今年以来,青岛市出台并推动《关于做好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落地落实,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平台载体,强化工作保障,进一步夯实统战工作基层基础,推动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深化“三级联动”,压紧压实基层统战工作责任。按照“属地管理、条块协同”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基层统战工作体系。区(市)面上“统”。10个区(市)全部成立由区(市)党委书记任组长,有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同志为成员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研究部署统战工作。建立健全民族宗教、民营经济统战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全体会议,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构建起“领导小组议大事、专项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镇(街道)日常“管”。镇(街道)党(工)委普遍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明确1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统战工作,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统战干部。建立纵横联动工作机制,纵向上注重上下联动,横向上注重信息互通和会商研判,切实提升统战工作合力。村(社区)具体“抓”。在村(社区)设立统战工作联络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担任联络员,制定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将统战工作纳入基层网格职责范围,在网格探索实施规范管理提质、培养使用提升等“四提工程”,推行联系交友、双向服务等“八项制度”,为统战对象提供精准化服务,打通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
聚焦“四个方面”,突出抓好基层统战工作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聚焦镇(街道)、村(社区)、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等方面,针对不同主体明确重点任务。做实镇(街道)统战工作。扎实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指导区(市)在镇(街道)全部成立镇街商会,培育出“红色驿站”“党建红盟”等工作品牌,夯实服务民营经济的“红色桥头堡”。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培树工程,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香江路第二小学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学校。做细村(社区)统战工作。组织统战成员进楼宇(栋)、进村(社区),把统战资源、统战成员深度嵌入村(社区)生产链、生活链,服务于村(社区);推动村(社区)与统战成员结对联谊,实施送政策上门、服务事项代办等举措,服务于统战成员,形成“双向服务”工作局面。李沧区探索走出“有事来商量——民主党派集中参与基层协商、社区治理、共建共享”的新路子。做活园区统战工作。加强对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营企业和港澳台侨资企业的联系服务,引导统战成员参与招商引资等。市北区探索“统战+”思维下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街道党工委、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生物科技创新园等协同联动,实现统战工作在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园区延伸拓展。做深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统战工作。注重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鼓励党外人士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参与企业治理,在高校统战工作中注重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以来推动全市22家市直企业成立党委统战部,并在青岛国际机场成立全市首家市直企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西海岸新区围绕新一代半导体等九大产业链组建9支高校专家咨询团队,建立“一对一”联系,有效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强化“五个支撑”,全面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倾力打造“同心奋进新征程”统战工作矩阵,构建全方位的基层统战工作支撑体系。强化力量支撑。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各区(市)均设立统一战线事务服务中心(或统战工作服务中心等),工作力量进一步壮大。强化制度支撑。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做好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引领、联谊交友、协调联动等机制;区(市)层面探索出台《关于完善“三级联动”统战工作体系强化基层统战工作力量的方案》《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起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四梁八柱”。强化阵地支撑。加强各级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欧美同学会、海外联谊会、商(协)会、中华职教社等平台建设,在全市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29个,指导产业园区、楼宇、商圈等建立“同心苑”、“阳光统战”工作站等各类统战组织、服务平台。强化品牌支撑。创新建立“民主党派联合办公室”;发布《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倾心培育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开展“代侨探亲”“情暖侨企·五进门”等活动,为侨胞、侨企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等,构建起以“挚友真情”品牌为引领,“情联港澳台”“心联民企”“汇新致远”“凝侨圆梦”等各领域工作品牌为支撑的品牌矩阵,充分激发基层统战工作活力。强化数字支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集人员管理、信息共享、督导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统战大数据平台,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应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统战工作效能。
(青岛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