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新闻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以旅为笔绘就和美画卷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来源:中国民族报

黄河峡谷北岸,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热闹非凡,来自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各族群众身着特色服饰,在古梨园中唱响西北民歌“花儿”;夜幕降临,大漠味集·向阳街的全息舞台上,回族踏脚与汉族秧歌同台演绎,歌舞中分享着生活喜悦……一幕幕生动场景,是沙坡头区以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
近年来,中卫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沙坡头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示范作用,通过活动搭台、文创共享、发展全域旅游,让各族群众在山水之间、文化之中、发展之路上凝聚共识、增进情感,成功打造了文旅融合促“三交”的示范样本。
文旅活动搭建“三交”舞台。春有梨花观赏,夏有沙漠狂欢,秋有星空露营,冬有冰雪嘉年华。沙坡头区将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统筹挖掘利用,打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旅游场景。
锚定自然观光、冰雪游乐、民俗体验、乡韵旅居、休闲康养等文旅发展定位,沙坡头区连续多年举办“迎新春”赏花灯活动,发布“赏大漠冬色,赴冰雪之约”“寻乡野冬趣,享亲子之乐”“承非遗之美,溯黄河文明”“品人间烟火,度佳节之美”等一系列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感受自然四季风光的同时,领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
文旅活动的“磁吸效应”持续放大,促进各民族“三交”的舞台不断拓展——
在全国啦啦操联赛暨首届星耀沙坡头啦啦操青春嘉年华活动现场,1200余名各族青少年在赛场上彼此竞技、相互学习,赛后还交换了特色小礼物,以赛交友、以赛促融;
在大漠星河旅游度假区星火集营地举办的2025年CAAM星星少年模特大赛与顶奢沙漠大秀中,各族选手同台走秀,台下观众挥舞着写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灯牌;
推出“线上+线下”双轨传播模式,拍摄专题片《霞彩集·宁夏中卫梨花季篇》,让文化交流突破时空限制,让北长滩村的百年梨园与西北民歌走向全国;
……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有才艺的市民游客搭建了展示平台,吸引更多人走进这片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土地,更让“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根植心灵深处,让各族游客在“嵌入式”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文创产品成为交流纽带。“杯身上,黄河漩涡的纹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交织,杯底‘团结如河’四个字刚劲有力。不仅能用来喝茶,还能带走一段黄河故事,这种礼物太有意义了。”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Tengol度假酒店大堂,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正仔细端详一件黄河瓷茶具。
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沙坡头区文创产品的独特魅力——以文化为魂、以创意为桥,让各族群众在触摸与体验中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
沙坡头区深入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沙小卫”“中卫有礼”城市品牌旗舰店,设立非遗手工坊、特色文创市集,集中展示、销售扎染服饰、岩画背包、地标冰箱贴、木雕小骆驼、陶艺日用品等融合各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
为了给各族游客提供接受文化熏陶、促进文化交流的场域,沙坡头区积极推动黄河瓷、滩羊地毯、建筑彩绘等非遗技艺与旅游场景深度融合,在迎水桥镇鸣钟村文化雅集等景区设立“非遗体验区”,让各族游客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进文化认同。同时,加快星郅木工坊等5个自治区级特色文化空间提质升级。
文创设计赛事活动则为文旅融合注入创新活力。在中卫市非遗文创大赛中,参赛者创新开发了建筑彩绘、沙石画、农民画等非遗项目作品70余种,营造了各民族共创共享共融的浓厚氛围。
全域旅游促进互嵌发展。“以前守着黄河讨生活,现在靠着黄河过好日子。”这是北长滩村村民生活巨变的生动写照。
北长滩村曾因地处偏远、产业单一而发展滞后,如今依托“66号公路”“黄河水车”“电视剧《山海情》取景地”等旅游IP,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30个省(市、自治区)的游客4.7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达450万元,同比激增25%。
近年来,沙坡头区以全域旅游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迎水桥镇长流水村依托腾格里沙漠、十里绿色长廊等自然景观,创办“沙漠童见自然学校”,打造集创作、教学、交流、展示、实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识野写生艺术创作基地”;依托新旧石器遗址、古丝绸之路等历史遗迹,深入挖掘周穆王西游、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东游等史实典故,开发一系列研学课程,形成“基地+文化+旅游+实训”的发展格局。
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扮靓了沙坡头区的城乡环境,更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直接从业人员2600余人,辐射带动1.2万余人,人均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以融合绘精彩,以诗意共远方。新征程上,沙坡头区各族干部群众干劲十足,不断将文旅促“三交”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各族群众在发展旅游、享受旅游的过程中,心更近、情更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