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大讲堂

学习大讲堂

许德珩与劳君展携手共风雨

时间:2023年08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报》

今年8月22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本报邀请统战领域多位作者撰文,讲述民主党派前辈的爱情故事。本期第一个故事的主角许德珩、劳君展均为九三学社创始人,他们一起投身革命洪流,携手度过一道道难关,比如许德珩曾施巧计带夫人从上海脱困,劳君展也曾冷静机智地营救出被特务关押的丈夫。第二个故事的主角钟奇是中共领导的“小民革”旗下进步团体“民主实践社”成员,他与萧德琪新婚不到半年,就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英勇就义前,他在香烟盒上匆匆写就一封绝笔信,字里行间饱含对妻子的真挚爱意。

1925年4月,许德珩与劳君展在法国巴黎结婚。

许德珩(1890—1990),江西九江人,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九三学社第一至七届中央主席等。

劳君展(1900—1976),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参事,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第三至五届中央常务委员等。

他乡遇知音

1921年初,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赴欧洲考察,将同行的女学生劳君展等介绍给先期赴法勤工俭学的许德珩,嘱咐曾为北大学子的许德珩对劳君展等补习法文方面要多多照顾。两个赴法勤工俭学探索救亡真理的进步青年,就这样开始了最初的相遇。

一年后,劳君展去里昂大学读书,两人经常通信,许德珩有时也去里昂看望劳君展,两人志同道合,相处甚是愉快。不过,双方的感情发展甚慢,因许德珩自1915年丧偶后便立志于求学与学生运动,故以“楚僧”为别名,以示无意再娶妻室。一次通信中,劳君展把信中许德珩署名“楚僧”的“僧”字圈掉,改为“楚生”。许德珩见信后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双方也由此加深了感情。

1924年暑假,劳君展进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与许德珩有了更多的相处机会。经过五年多的交往与了解,在蔡元培的极力撮合与支持下,许德珩和劳君展于1925年4月16日在巴黎中国饭馆举行了婚礼。

风雨亦同行

在动荡的局势中,快乐的日子实在太短暂,“五卅”惨案等一个个坏消息从祖国传来,使身处海外的爱国进步青年们无法平静。同时,受国内如火如荼大革命的感召,许德珩和劳君展毅然决定回国。

1927年2月,先行回国的许德珩去了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因在校园里宣传革命思想,许德珩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名单。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他无奈之下一路从广东、上海辗转到武汉避难。1927年7月,劳君展从法国启程回国,但南京方面传出时任教育总长段锡朋欲劫持劳君展,企图控制许、劳夫妇。7月20日,许德珩化装赴沪,带着夫人买了两张头等舱船票,化装成上流人士,安全地离开上海,到了武汉。

1931年7月1日,许德珩赴北平,受聘到北师大和北大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许德珩在北京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痛斥南京政府卖国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2月,他被特务机构抓走。

许德珩被捕后,劳君展巧妙的根据电话号码找到关押地,然后假扮“官太太”大模大样闯入特务办事处,从关押名册上翻出了许德珩等3位被捕教授的名字。走出办事处,劳君展立即通知各大报馆和学校,同时给蔡元培拍了电报。蔡元培立即联系宋庆龄、杨杏佛等,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委员会”的名义发起营救。12月19日,当局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许德珩等三人。

经此一难,许、劳两人仍然不惧危险,继续在北平的高校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在1935年积极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

1944年底,为探讨民主与抗战问题,居住在重庆的许德珩、劳君展等一批进步学者以聚餐的形式发起组织了“民主与科学座谈会”。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许德珩、劳君展赴红岩嘴与毛泽东共进午餐,交谈间,毛泽东鼓励他们“把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1946年5月,九三学社正式成立。

相伴度晚年

九三学社成立后不久,许德珩又飞抵北平。当年暑假,儿女均考上了北京的学府,许德珩也被北大聘用,他们就在北大安了家。劳君展因担任重庆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工作甚忙,夫妻两人只得暂时分居。

1947年5、6月间,“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劳君展与学生们一起投身到革命洪流中,终被解聘。7月15日,劳君展抵京,一家团聚。

1949年3月25日,许德珩夫妇前往西苑机场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进入北平城。当晚被邀参加毛泽东主席在颐和园举办的宴会。

新中国成立后,夫妻俩相濡以沫,安享晚年。

赵德刚/图文(作者单位系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研究室)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