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灵武市: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时间:2023年05月19日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走进灵武市第六小学,总能在角落不经意间看到通过团结协作完成的手工创意。那些鲜活的作品宛如刚刚破土的小草,不起眼却充满着勃勃生机。

在学校手工制作坊,孩子们用黏土捏成各种形态迥异的小人,小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各族儿女赓续革命血脉,筑起了新时代长城。“3D技术给了我们一支魔法笔,我们可以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族团结的美景描绘并制作出来,拓宽了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眼界和渠道。”五年级(4)班苏馨雅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3D制作,同学们共同协作做出来的作品非常棒,团结的力量最强大。

“只有在日常教学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常态,才能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校长杨文忠介绍,学校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联网+教育融合,行之有效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各族师生心中,引导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出民族团结同心曲。

灵武市聚焦示范典型,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为载体,实现了多力量投入、多元素集成、多亮点聚合,同心共推示范引领,累计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个、模范集体1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9个,银川市级63个。集中力量在各个领域,打造具有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20个。

53岁的崇兴镇台子村村民张学琴这两天心里美滋滋的,刚发工资的她拿到了3700元。“以前我在家看孙子,没有收入。现在在村里车间打工,计件工资,活还可以在家干。”张学琴笑着说,村里手工车间的开办让各族群众成为新时代幸福的农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台子村聚焦志愿服务共筑“幸福邻里”,石榴籽道德讲堂开展模范事迹宣讲、创业就业培训、党的民族政策理论等宣传教育活动,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活动,点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光。“我们打造了全市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的农村儿童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各族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明介绍。

灵武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深走实。市博物馆为参观游客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会盟之地 团结之城”故事成为民族团结的典型品牌。灵武市税务局“石榴花妍税民情深”、台子村“五聚五福”等品牌,形成了一行业一特色、一领域一特点。通过搭建全域传播体系,拓展多元宣传路径,提升舆论引导效能,有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守正创新、走深走实,让民族团结主旋律唱得更响、传得更远。(宁夏日报记者 张晓慧 文/图)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