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

时间:2024年07月24日        来源:银川日报

兴洲苑社区快板队快乐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本报记者 海坤 摄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谆谆嘱托言犹在耳,使命任务催人奋进。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和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在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凝聚强大合力、开创崭新局面,持续增强“五个认同”,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这为我市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全市上下持续推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走深走实的信心和决心。

夯实基础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在银川,“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开展;“寻找银川最强石榴籽”趣味竞赛、“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校牵手石榴红”实践活动精彩纷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等各类教育实践载体日渐丰富;创设“小宁大讲堂”“手绘长图”“银银带你看银川”“榴铸青春 银得未来”主题团(队)课、“石榴籽讲故事”等融媒品牌,“抬头可以看、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知”的社会宣传教育遍地开花;创编的《山海情》《闽宁镇》等一批文艺精品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共鸣……在有“形”中凝聚共识,在有“感”中引领思想,在有“效”中见真知,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嵌入心中、融入血液、注入灵魂,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在深化共同体意识教育上示范引领。下一步,银川市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聚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四项工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做大做强“小宁大讲堂”“手绘长图”等宣传品牌,扩大“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力,讲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宁夏故事、银川故事。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创作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文艺作品、文旅产品,以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增强文化认同。

拓宽路径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共有居民小区19个、居民8632户18326人,其中回、满、藏等少数民族群众1821户6963人,占居民总数的38%。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族居民聚在一起,联欢联谊,共庆佳节,大家其乐融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赵耐香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近年来,银川市着力打造“凤城儿女一家亲,民族和美共筑梦”市域创建品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细胞工程,常态化开展“心连心”“一家亲”和“我们的节日”等联谊活动,推广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168家,成立“石榴籽”“同心联盟”“圆梦快递”等66个基层邻里互助、关爱帮扶、志愿服务品牌,连续25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创新打造贺兰山东麓旅游促进“三交”示范带和一批示范景区,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上示范引领。下一步,银川市将不断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路径,在持续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等联谊活动的同时,广泛开展“红石榴”青少年交流、“山海情”双向就业、“中华情”旅游促融等活动,推动“三项计划”落地见效,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全面构建“互嵌式社会”新典范。

共富共享团结创造美好未来

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田间地头奋力耕耘,文化广场笑语欢歌……这是全市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火热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一直以来,银川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使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接续实施交通疏堵、清洁取暖、美丽河湖、海绵城市、功能完善“五大工程”,让城市颜值更高、功能更优;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改造提升,让各族群众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拓宽“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场景,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倾力办好“十心”实事,努力交好民生答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共情才能走得更近,团结才能行得更远。银川市将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取得更大进展、迈上更高台阶,着力建设更具承载力的品质强市、更具普惠性的医教强市,努力打造民生保障区域样板、城市更新银川样板、乡村振兴高阶样板,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众。

【打印本文】